品糖學的基礎概念,配方糖、風味糖、談茶與糖的重要性。
撰文/ 荼公子 – Han-Yi 韓奕
更新時間:2023/04/09
引用請註明出處,請維護、尊重著作權,未經允許使用,女娼男盜,領不到薪水。
甜=抓住好味道的幫手
糖是茶調飲中至關重要的材料,賦予飲品鮮明的甜味、調和不同味道,更讓許多飲料的愛好者著迷。
不同的糖風味也各有差異,能夠在細節中改變整杯飲料的質感、口味、風格,到底應該如何搭配與使用,才能打造獨一無二的獨創飲品。
簡易學會品糖學的知識,內容包括:
- 糖所扮演的角色
- 糖的重要性
- 風味糖如何調和與拼配
糖所扮演的角色
甜味能讓鹹、酸、苦味嚐起來更溫和、更平衡,糖用來以陪襯此三味,甜味是能緩和刺激風味的好工具。人的口腔味蕾嗜好,常見的組合是有甜味,就有酸味平衡;口中有甜又有鹹,也可以在大多數食譜料理中見到,不論是酸甜、鹹甜這兩種組合,都是極為絕妙的組合搭配。
加入糖的元素,能促使飲品產生風格上的變化,好比是在製作檸檬紅茶的食譜配方中,若加入砂糖就會像是美式風格,而加入冰糖就會有類似港式凍檸茶的感覺,當然因地制宜不同區域長期使用習慣,所取得使用的糖也有了文化鑑別性的元素;同樣在各地的奶茶食譜中,也有類似的情況,熟知加入方糖就會類似英式奶茶,若使用鸚鵡糖具有法式風格,而加入大塊冰糖屬於德國必備特色,而臺灣的珍珠奶茶則與二號砂糖有較密切的關係。
糖類與甜味能讓鍋煮、慢燉類的食譜,或是湯、醬汁的滋味更加豐富飽滿,提供品嘗時的濃郁程度,且能讓強烈的風味更圓潤,可以算是不同屬性物質的融合劑。
扮演融合劑是很重要的角色,糖能讓本身帶有甜味的食材,凸顯其特色性的滋味,如畫龍點睛中的一筆,例如在草莓上淋煉乳增添果實香、奶茶中加上糖提出明顯茶味。不單如此,液體與液體間能夠聯繫的更緊密,在口中層次達到族群大融合的局面。
糖的重要性 (糖 ≠ 醣)
「糖」
如食用糖,泛指具有甜味,又可溶於水的有機化合物晶體。
糖是Simple Sugar (較小)
「醣」
類包括所有單醣、雙醣、多醣、澱粉,入口時不見得味道覺得甜。
醣是Carbohydrate碳水化合物 (較大)
糖與熱量卡路里
因近年食品安全、健康飲食風氣,很多人認為吃糖就是會胖,高熱量會帶來不健康的疑慮。
所以統一會建議,以方糖去衡量、類比甜度給他人理解喝下肚的飲品有多甜,單純只標示熱量是很難的概念,若以平均每1顆方糖,約4-5公克,則每1顆方糖就是25大卡的熱量去計算,會相對的容易被理解。
案例:商家標示飲品500ml = 2顆方糖,約等於50大卡熱量。
- 一般飲料店的全糖:10-15顆
- 一般飲料店的半糖:5-7顆
- 一般飲料店的少糖:3顆左右
- 熟知的罐裝可口可樂,就是約10顆方糖的甜度
若要製做奶茶,相當推薦『冰糖、黑糖』去搭配佐茶,當糖組合在茶類飲品中,口感會顯得圓潤,特別是在選用基底是阿薩姆、錫蘭紅茶、早餐茶時的組合搭配使用,大結晶的形狀的冰糖,不論是白冰糖、紅冰糖,都有不會有入口死甜的情況,反而是慢慢疊起的糖霜感,構築成為厚厚的城牆堡壘,在口中滿滿地,實在地,有份量地的存在。
近年手搖飲料需要標示熱量,也成為大家對於糖類科學開始關注的契機。
喝飲料你必須知道
一般在臺灣打造出的飲料業,總有習慣客製化點飲料的甜度、冰塊量,像是半糖少冰、微糖微冰、無糖正常冰,這些特殊點餐的方法,而常見的糖量列舉在這裡,給初心者做為參考:
- 全糖(1.0):多半落在45~50克的糖量
- 少糖(0.7):70%,大概使用35克
- 多糖(1.3):130-150%,約65-75克
- 半糖(0.5):50%,常見20-25克
- 微糖(0.3):20-30%,約10-15克
- 無糖(0.0):0%
全糖50克約等於200大卡的熱量,請按比例計算。
二十款糖品味參考清單:
- 阿波和三盆糖
- 林原海藻糖
- 三溫糖
- 上白糖
- 德國 Oetker 歐家博士 香料糖
- 維一 方糖
- 椰子花蜜糖
- 白砂糖、特砂
- 鸚鵡牌 – 琥珀紅糖
- 鸚鵡牌 – 天使白糖
- 日新、馬卡龍、柯麥糖粉
- 紅、白冰糖
- 法國 赤藻醣
- 德國 珍珠糖
- 台糖 二號砂糖
- 東洋 精糖
- 泰國 幼白糖
- 加拿大 DECACER 楓糖粒
- 臺灣、沖繩 黑糖
- 北海道甜菜高級砂糖
上述的二十種都是市場流通代表性的雙糖,雙糖也是我們生活中很容易購買到的食用糖,最常見的就是蔗糖、砂糖、冰糖。而這些糖類結晶差異造成風味有變化,也有些適合台灣氣候存放,可以參考這篇《特砂、細砂、二砂 一樣是砂糖,到底差在哪?》,就有介紹到壓榨後的蔗汁中含有許多泥沙雜質,台糖公司加入石灰,讓雜質凝結沉澱,再將上層的蔗汁進行蒸發濃縮,再開始製糖,有結晶、離心、過篩等環節,特砂和細砂差別只在顆粒大小,二砂較白砂保留更多蔗香。
挑選糖類對應了風味,像是…
-
顏色越透亮,純度越高
-
結晶大小越大,口感質地越粗糙
-
顏色越深,香氣、口味越重
在歐洲市場還有常常使用的Kandis sticks適合平常泡茶時使用,大小約半根筷子長,主要是黑糖口味,也有白色跟彩色的選擇,十分甜,機跟幾乎可以用到兩三杯。
糖比較案例
以下幾個單品照片,可以參考看其色澤、材質、結晶狀況。
為什麼台糖要做比較大顆粒的特砂?原來是為了適應台灣潮濕的氣候,而有的特別品項。特砂顆粒大,因此適合長期存放;粉狀的糖因為表面積大,吸濕快,不耐久放。
代糖?
但還有一種單糖類,最常被提到的就是葡萄糖,不過我們平常很少直接吃到葡萄糖,常見的單醣是「果糖」的方式呈現在生活中,常見在於水果、蔬菜、蜂蜜之中,甜度還比蔗糖還高,那果糖是好糖嗎?其實也不然。
人體吸收太容易反而容易導致肥胖,一般超市能購買到OO牌果糖、玉米糖漿、風味糖漿都是這種「高果糖玉米糖漿」,裡面就有很多的葡萄糖和果糖,通常是以液體狀呈現。
考慮到成本,部分的商用果露、代糖類,在商業應用在茶類飲料上時,口感就會比較差,非常集中在前段的滋味,少掉了平衡性跟變化,只有入口瞬間的甜接著都是揮之不去的甜膩感。因此,非常不推薦單獨使用。
風味糖如何調和與拼配
-
範例:A糖 + B糖 + C糖 = ? (兼具前味.中味.後味 最佳)
-
前導:前味,也是一入口馬上甜的部分,通常結晶很細像粉塵。
-
主軸:屬於中、後味,拼配糖時候的主要滋味,也有拼配設定風格上的選擇。
-
評比:分為目標純吃 、泡水飲用、作為兩種以上不同液體組合時媒介的成效。
-
入茶:在搭配於茶飲時候,不論奶茶、果茶、鴛鴦,都是提煉出茶味飽和度的關鍵。
以下提供兩種實際的案例配方,作為參考:每份 20g 作為標準。
A配方
適合用於清爽型茶飲
如:水果類、冰茶、清爽奶茶
B配方
適合用於濃厚型茶飲
如:厚奶茶類、香料奶茶、熱甜酒
延伸閱讀:
建議基礎品糖學課程(2小時)
A活動流程:
- 10:00 – 10:30 第一節:糖的種類介紹、糖的辨別
- 10:40 – 11:20 第二節:糖的品味及不同糖的拼配
- 11:30 – 12:00 問題與討論 (Q&A)
進階品糖應用實作課程(4小時)
B活動流程:
- 13:30 – 14:20 第一節:風味糖製作及品味 (品味認識,市售風味糖漿、果露、香料糖等常見商品)
- 14:30 – 15:10 第二節:調和用糖熬製、焦糖風味探討 (選用不同組合糖,展現焦糖化風味評比,並示範熬煮,調和風味糖方法)
- 15:20 – 16:00 第三節:香料糖 (介紹10款香料,並使用香料製作不同形態的香料糖)
- 16:10 – 17:50 第四節:茶飲應用(實際測試不同製作完的糖類成品,應用在常見基礎茶,以冷、熱飲品評估,實際甜度口感表現的情況,以及說明適用性)
- 17:00 – 17:30 問題與討論 (Q&A)
*需準備 鍋子、卡式爐、攪拌棒、量杯
{ 邀約、課程講座、品糖學 }
● 購買茶包
● 1對1、1對2 茶學課程
● 世界茶包線上課程報名
歡迎來信 : hanyi2016tea@gmail.com
文青不挑茶系列專題開跑囉,講師HAN-YI老師安排一系列專業領域茶葉體驗課程,從認識茶葉、選擇器具、沖泡方式、分析調整、職人技能等知識一應具全。
一同加入LINE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