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課程介紹:香料學、香草、花草茶,進入香氣四溢的五感訓練,品茶師說得出口的三種氣味形容詞。
撰文/ 荼公子 – Han-Yi 韓奕
更新時間:2023/11/30
引用請註明出處,請維護、尊重著作權,未經允許使用,女娼男盜,領不到薪水。
想知道更多約課吧!
臺灣茶具有不同的特色,藉由發酵度的不同,在部分發酵茶領域產生不同香氣,而這麼多的香氣,該用什麼來形容呢?試試看認識香料吧!
茶,是種飲品的概念;從現代文化層面來看,不一定要喝茶樹作成的「茶」才叫作茶。市場上有相當多種,不是茶製成的茶商品,好比冬瓜茶、馬黛茶、咖啡茶、南非國寶博士茶、花草茶、水國茶等等。而且,你想想有沒喝過外頭賣的水果茶,可能只是一堆水果切下去泡水,或是過濾渣渣的清透果汁罷了,真的有茶葉在其中的可能很少,甚至沒有一點茶葉存在,但是廣義上被消費者認為是茶。
過去僅有仕紳階級、修道之人,才有資格與能力取得、品味到茶葉,屬於最頂級世界的精緻文化阿!從上流社會開始瘋迷,直至庶民生活都開始仿效「喝茶」或是藉由「奉茶」行為代表禮儀的待客之道。
窮人通常喝 涼白開 白水,各地開始跟風,將茶跟華夏文明、禮儀款待、仕紳文化串連一氣。東晉時就有著奉茶作為禮儀的故事,中書郎王濛以茶湯待客、太子太傅桓溫以茶果宴客(房玄齡,唐代)。
茶,儼然成為象徵身分地位的奢侈品,甚至部分北方人無能力購茶時,卻仍要學習以喝茶方式品飲白開水。以此種文化招待與享受顯示自身的禮節與水準,於是產生了將茶與上層社會社交活動聯繫在一起的象徵意義。茶的文化性,可說是大於其物質性的存在,特別是在創意產業的脈絡下,其文化性更加地被強調。
主要包括類型
- 新鮮香草 (HERBS) → 好裝飾、風味強烈、清爽系
- 辛香料 (SPICY) → 通常是乾燥貨、適合熱飲
- 藥草 → 有藥性,使用、食用時機要注意
地方文化差異,造就香料不同的功能和使用方式
- 歐洲:消除肉的腐敗氣味,並延長其保存的時間
- 印度、東南亞:濕熱環境中要去熱、排汗,依賴香味、辣味入菜。
- 日本:易取得新鮮食材,沒有保存問題,香料扮演的是豐富料理風味的角色。
依香料型態來分類,可將香料區分為新鮮香料、乾燥品,較為常見的新鮮香料有香草、生薑和大蒜等,能夠呈現該植物原有新鮮風味為特色,保存難度高,新鮮的味道強烈且刺激,在入菜時容易將其他食材的味道掩蓋,在比例拿捏上需要比較多的經驗。
在乾燥品方面可以區分成將果實、樹皮、根塊、種子、花以原來形態加以乾燥的塊狀香料,以及搗碎的粉狀香料。塊狀香料會比粉狀香料強烈,因為香料中的揮發性高的香味磨粉後容易揮發,茶類若磨粉情況也雷同。
- 矯臭作用。可消除、蓋掉食物令人討厭的氣味,有此作用的香料有:迷迭香(Rosemary)、鼠尾草(Sage)、百里香(Thyme)、奧勒岡(Oregano)、月桂葉(Bay Leaf)、丁香(Clove)、肉荳蔻(Nutmeg)、荳蔻皮(Mace)、薑(Ginger)、蒜頭(Garlic)、洋蔥(Onion)等。
- 增香、賦香作用。香料最原始的作用,可配合食物材料,賦予令人愉快的香味,若同時混合數種賦香香料來使用則更好。有此作用的香料有:百味胡椒多香果-全香子(Allspice)、八角大茴香(Anise)、羅勒(Basil)、丁香(Clove)、小荳蔻 (Cardamon)、芫荽子(Coriander)、蒔蘿子(Dill)、肉桂(Cinnamon)、肉荳蔻(Nutmeg)、鼠尾草(Sage)、茴香(Fennel)、香艾菊(Tarragon)、香草(Vanilla)、芹菜子(Celery Seed)、酸豆(Caper)等。
- 辣味作用。香料的辣味有不同的性質,刺激鼻舌,激發唾液與胃液的分泌,並有增進食慾的功效。有作用的香料有:胡椒(Pepper) 、紅辣椒(Red pepper)、芥末 (Mastard)、薑(Ginger)、辣椒末(Caynne Pepper)、蒜(Garlic)、洋蔥(Onion)等。
- 著色作用。某些地區性的菜餚常因含有特定的著色香料,長久下來期香料的顏色就成為該種香料的特徵。有此作用的香料有:黃芥末(Mustard)、鬱金香根(Turmeric)、蕃紅花(Saffron)。
拼配TRY IT
- 想好目標用途:咖哩、入菜、煮湯、香料奶茶、熱紅酒、食膳…
- 色澤接近優先
- 植物部位
- 一主幹,其他輔助
- 理解:溫、暖、涼、寒的四性。
香菜子Coriander | 巴西里Parsley |
山奈Sand ginger | 俄力岡香葉Oregano |
胡羅巴子 Fenugreek | 台灣薄荷 TW Mint |
全香子Allspice | 檸檬馬鞭草Emon verbena |
公丁香Clove | 咖哩葉Curry Leaf |
白荳蔻White Cardamom | 檸檬草lemon grass |
綠荳蔻Green Cardamom | 檸檬葉lemon Leaf |
黑(香)荳蔻Nepal Cardamom | 迷迭香Rosemary |
肉荳蔻Nutmeg | 百里香Thyme |
草果(荳蔻) Caodoukou | 蒔蘿子Dill |
月桂葉Bay Leaf | 山艾葉Artemisias |
肉桂棒Cinnamon | 牛膝草/神香草 Ezov |
桂皮Cassia | 杜松子Juniper |
小(甜)茴香 Fennel | 人篸Renshen |
八角茴香Anise | 羅漢果Monk fruit |
凱莉茴香Caraway | 紅棗Jujube |
甘草Liquorice | 枸杞Wolfberry |
孜然Cumin | 黃耆Astragalus |
大海子Malva nut | 陳皮Chenpi |
杜仲葉Eucommia ulmoides | 牛蒡Burdock |
胡羅巴子 Fenugreek | 香菜子Coriander |
全香子Allspice | 山奈Sand ginger |
公丁香Clove | 黑芥末籽 Black mustard seeds |
白荳蔻White Cardamom | 黃芥末子 Yellow mustard seeds |
綠荳蔻Green Cardamom | 馬告 – 山胡椒 Makauy |
黑(香)荳蔻Nepal Cardamom | 梅花椒 Sichuanese Peppercorn – Prime |
肉荳蔻Nutmeg | 大紅袍 Sichuanese Peppercorn – Choice |
草果(荳蔻) Caodoukou | 青花椒GREEN Sichuanese Peppercorn |
金銀花 | 菊花 |
薰衣草 | 玫瑰花 |
肉桂棒Cinnamon | 蒔蘿子Dill |
桂皮Cassia | 杜松子Juniper |
小(甜)茴香 Fennel | 人篸Renshen |
八角茴香Anise | 羅漢果Monk fruit |
凱莉茴香Caraway | 紅棗Jujube |
甘草Liquorice | 枸杞Wolfberry |
孜然Cumin | 黃耆Astragalus |
大海子Malva nut | 陳皮Chenpi
|
香料草本常用名詞
- SPICY
- MASALA
- HERB
- Tisane
- Scented tea
- Flavored tea
不論買茶葉、買茶包、買複方茶時,你會看到一些英文標示,大部分西方茶包茶都會有這些字樣,相比於中式藥方子複雜程度來說,學習這幾個名詞去辨別算是輕鬆的了。
HERB 香草入門
香草也稱為香料植物,是指因為其香氣而用在食物、調味品、藥品及香料中的植物,請注意關於香草(herb)和辛香料的(Spicy, Masala)是不同的類型。
一般香草植物使用植物的『綠葉、花』(新鮮or曬乾),而辛香料會用到植物的其他部位,例如種子、漿果、樹皮、根及果實,而且多半會在乾燥後使用。
主要包括類型
- 烹飪用香料植物(culinary herb)新鮮香草 → 好裝飾、風味強烈、清爽系
- 藥用香料植物(medicinal herb)類中藥材 → 有藥性,使用時機要注意
- 烹飪用的香草,一般是使用植物綠色的莖、葉。
舉例:麝香草、薰衣草、羅勒、芹菜(芫荽)、迷迭香、月桂樹(葉)。
特例:有些也屬於辛香料的香草植物,如:蒔蘿葉、蒔蘿子,芫荽葉、芫荽子。
- 藥用香草,中華長久以來就是以中藥學為基礎,西方以薰香芳療為系統。
舉例:黃耆、紅棗、甘草、川芎、當歸、白芷、薑、黃連。
特例:有些烹飪用香草,也可以當藥用,如:薄荷、薰衣草、百里香、甜菊。
香草用來泡茶時,該剪哪個部位?
A:用來泡茶的香草多數都是選用葉子的部分,像是薄荷、迷迭香、檸檬馬鞭草、檸檬草、香蜂草、百里香等。有些是以香花為主,像是薰衣草、玫瑰、桂花等。若喜歡甜味想加入新鮮的甜菊花、葉,或是搭配果實類作複方茶。
香草入菜,是用新鮮的葉子嗎,還是要曬乾使用?
A:用新鮮香草當然是首選,不只味道好、氣息明顯高揚,顏色與口感都會表現很好。但在無法取得新鮮香草時,才建議使用乾燥香草替代。通常乾燥的香草味道一樣足夠,只是口感比較不佳,沒有鮮、爽、脆的感覺,建議在研磨壓碎後使用,或是上菜食用時將它們剔除。
香菜子Coriander | 巴西里Parsley |
山奈Sand ginger | 俄力岡香葉Oregano |
紅棗Jujube | 台灣薄荷 TW Mint |
枸杞Wolfberry | 檸檬馬鞭草Emon verbena |
人篸Renshen | 咖哩葉Curry Leaf |
羅漢果Monk fruit | 檸檬草、葉 lemon Grass & Leaf |
山艾葉Artemisias | 杜仲葉Eucommia ulmoides |
牛膝草/神香草 Ezov | 牛蒡Burdock |
月桂葉Bay Leaf | 陳皮Chenpi |
甘草Liquorice | 黃耆Astragalus |
動手做
一杯自己的風格
配合不同的顏色組合,或是屬性風格的搭配,不僅視覺上達到配色互補,讓味覺的酸、甜、苦、鹹、鮮達到平衡,會根據不同情境需求,指引原物料的教材識別。最後,能夠具體描述出複方元素的風味差異。
香氣譯者的三大保證:
- 獲得’ 辨認所有指定教材的基礎能力
- 獲得‘ 三種 教材延伸的應用複方組合
- 獲得’ 茶、酒、咖啡、調香跨領域角度的分析觀點
香氣是美味的重要標準,好的調茶師會妥善的將氣味的組合,建構出屬於自己的香氣輪,好比茶香會呈現出幾大類:花香類、果香類、果乾蜜餞類、糖類、堅果類、蔬菜類、火焰類、海洋類、礦物質類、奶酯類、香料類、木質類、泥土類等。
多半在資深製師傅製作茶葉時,會控制使茶葉中的香氣物質產生氧化作用,由清爽的綠茶特性,漸漸轉成熟成濃厚的紅茶。若是挑選出適合的食材,需透過聞香、沖泡瞭解食材特性,才能選擇不同氧化(發酵)程度的茶款作為基底,當基底確定後就能按照香型、特性進行組合了!
授課內容包括:
1、嗅覺的校正法
2、香氣訓練與評鑑
3、草本植物基礎分類
4、風味的拼配
5、沖泡烹煮實作
本學習旅程,實際成果:
完成全系列「一堂」課程(樣本數約10~30)
能獨立完成練習的香氣方法。
完成全系列「三堂」課程(樣本數約100)
能在不同草本、花、香料、茶葉原物料間輕鬆區分它們差異。
完成全系列「五堂」課程(樣本數約100*N)
能組合不同氣息,能具體描述風味跟獨立研發能力。
不同等級細節:
- (體驗)香料草本學、複方茶
- (體驗)嗅覺的校正法
- (入門)風味輪、香氣訓練與聯覺
- (入門)香料、草本、花果的基礎分類
- (入門)藥食同源、非療效行銷精準用字
- (進階)香料的拼配製作
- (進階)花草複方配方製作與評鑑
- (進階)新中式養生茶飲研發
- (應用班)香料奶茶、熱紅酒 烹煮技術
- (應用班)煙燻、薰香技術
- (應用班)調酒、油、水等萃取與調配
香料學課程 (小團體班)
- 每場次單人收費 4,500元 / 單堂
- 五人以上開班
- 授課課程長度 3小時
- 有初級、中級、高級選擇
- 包含材料、教材講義 (可私約家教、公開班)
00:00 – 00:15 香料鑑賞
00:15 – 01: 00 香料、草本概論
01:00 – 02: 00 香料識別、品味
02:00 – 03: 00 應用、拼配 Q&A
草本學課程 (小團體班)
- 每場次單人收費 4,500元 / 單堂
- 五人開班,最多僅開放額外+1人
- 建議課程長度3小時
- 有初級、中級、高級選擇
- 包含材料、教材講義
00:00 – 00:15 嗅覺較正
00:15 – 00: 30 教材特性講述 (需從外型、氣味、觸感分辨)
00:30 – 00: 45 風味詮釋與形容能力訓練
00:45 – 01: 00 應用、烹煮、拼配 Q&A
如果要類似『線上課程』內容
延伸閱讀:
- 【入門者不可錯過】茶葉的108問
- 便利商店『奶茶』推薦排行榜
- 奶茶的完美食譜、配方,DIY自己作飲料
- Plant milk 植物系奶茶、鍋煮奶茶的挑選方法
- 植物奶茶控必看!10款熱門植物奶 推薦排行榜
更多奶茶節:
一同加入LINE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