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的茶樹:青心烏龍
整理/ 荼公子 – Han-Yi 韓奕
更新時間:2022/06/13
引用請註明出處,請維護、尊重著作權,未經允許使用,女娼男盜,領不到薪水。
台灣高山茶的王者
青心烏龍 (別名;青心、烏龍、種籽、種茶、軟枝、烏龍、玉叢)
來源 | 外來之小葉種 |
血緣 | 福建 |
俗稱 | 軟枝、種仔、旗仔 |
類型 | 晚生 |
特徵 | 葉長橢圓、葉脈60度、鋸齒短密微彎 |
適製性 | 綠茶、青茶、紅茶 |
品種香 | 地瓜葉、白黃花、橙花、芭樂、鳳梨 |
最具回甘性、後韻味、層次結構的品種。
- 1000m 以上的台灣高山,種植的茶樹多半都是這一味!
- 又名軟枝烏龍,源自福建安溪的矮腳烏龍
- 小葉種,適合製造部分發酵的晚生種
- 耐寒、回甘強、地瓜風味
- 葉肉稍厚,葉脈色淡且明顯
- 幼芽呈紫色
- 葉片狹長橢圓形
- 樹勢較弱,易患『枯枝病』且產量低
- 橫張型,樹型比較矮小,樹勢比較弱
- 最代表性做包種茶、烏龍茶用
品種特性
又名軟枝烏龍,源自福建安溪的矮腳烏龍。相傳在1855年,林鳳池自福建引進台灣,配合在日治時期引進的茶樹,在台育種,才培育出青心烏龍。在台灣的種植歷史悠久,各產茶區都可種植,經由不同製程可以做出不同茶葉種類。
軟枝烏龍 DNA= 100%青心烏龍?
可以當作近親,也有部分研究者認為是一樣的品種。軟枝烏龍屬於小葉種,適合製造部分發酵的晚生種,紅木梗纖維化會比青心烏龍明顯,芽頭也會比青心烏龍肥美一些,由於本品種是一個極有歷史並且被廣泛種植的品種,因此有〔青心烏龍〕,〔種仔〕,〔種茶〕,〔軟枝烏龍〕等別名。
樹型稍小,有葉片小的特徵,屬於開張型,枝葉較密生,幼芽成紫色,葉片狹長橢圓形,葉肉稍厚柔軟富彈性,葉色濃綠富光澤。本品種所製成的包種茶不但品質優良,且廣受消費者喜好,青心烏龍成為目前臺灣栽植面積廣的品種,而軟枝烏龍反而比較少見,可惜樹勢較弱,易患枯枝病且產量低。
剛開始有青心、紅心、黃心烏龍,後來以青心烏龍最適應台灣。
一種推測的說法,荼公子經過多年訪談耆老、學術單位最終解答,認為可能本來清朝時期從福建就由先人帶了矮腳烏龍品種來台,此品種來台多年後在地化變異適應臺灣土地稱呼變成軟枝烏龍,接著受到日治時期管理再度從福建地區引進『矮腳烏龍』品種,並且將變異的軟枝烏龍跟矮腳烏龍配種,育種後的結果就是如今的青心烏龍茶樹了。
- 耐寒、回甘強、地瓜風味
- 澱粉較多、粗糙綿延的地瓜葉、蜜地瓜風味
- 此品種比較嬌貴,但市場接受度高
- 青心烏龍適應性比軟枝烏龍強
受到地形差異的產季
有句話,海拔越高越好。其實是量越少,市場價值越高。
台灣栽培歷史最久,栽種面積最廣的品種,也是目前茶葉市場最受歡迎的茶。青心烏龍屬於晚生品系,產期與海拔、緯度有關,台東鹿野2月中旬即可採收,南投名間約4月,梨山則要等到5、6月。香氣清揚和滋味甘醇為最大的特徵,可做出蘭花與桂花香的茶香。由於製茶品質優異,全台各茶區均有種植,在北部坪林茶區稱為「種仔旗」,中部稱為「烏龍旗」或「凍頂旗」。
樹形稍小屬於開張形,枝葉較密性、葉形長橢圓形,以葉部5~6分處最闊,葉肉稍厚,質核軟富彈性,葉色呈濃綠色而富光澤,葉脈色淡明顯且凹陷與主脈交角最小平均僅400左右,幼芽呈紫色。由於製茶品質優異,全省各茶區均有栽培,適合製造包種茶,屬晚生種。
出現產地
台灣各地、福建彰平永福地區、紐西蘭、雲南、越南、泰北地區都有種植。最全盛時期,佔全台灣超過40%的茶園種植面積。
常見香氣
桂花、蘭花、果香、蜜香
延伸閱讀:
- 【入門者不可錯過】茶葉的108問 專業品茶師現身說法的百大 Q&A 彙整集
- 【茶品種資料庫】台茶幾號,你還有不知道的茶樹品種嗎?荼公子田野筆記
- 烏龍茶沖泡小秘訣
- 親訪四大烏龍茶.四大區域烏龍茶 (廣東、閩南、閩北、台灣)
- 茶香水:P.Seven 台灣茶香水,懷舊的記憶香《Aged Tea 暗香》
邀約課程、茶葉購買
品種課程訓練班 1對1、1對2招生
00:00 -00:30 品種概論
00:30 -00:45 茶品種區分
00:45 -01:00 香氣、風味體驗
01:00 -01:30 茶品種記憶與詮釋
01:30 -02:00 沖泡實作與Q&A
加入訂閱我們 YOUTUBE 黃金會員
線上課程都在這裡授課
(長老等級享有全課程收看權利)
歡迎來信 : hanyi2016tea@gmail.com
文青不挑茶系列專題開跑囉,講師HAN-YI老師安排一系列專業領域茶葉體驗課程,從認識茶葉、選擇器具、沖泡方式、分析調整、職人技能等知識一應具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