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茶的拼配秘訣

撰文/ 荼公子 – Han-Yi 韓奕

更新時間:2020/06/05

引用請註明出處,請維護、尊重著作權,未經允許使用,女娼男盜,禍死全家。


何謂品質優良的花茶?

茶業曾是台北最重要的支柱產業,對於台北歷史稍有了解的朋友肯定知道以前的大稻埕是個茶商雲集,因茶而興起、也因茶而繁榮的地區。
最重要的『判斷基準』是沖泡數次後仍有花香,不能一、兩泡後花香就消失了。過去人力成本較低時,會使用傳統複雜的技法賦予茶葉花香,經過多次「窨花」以提升品質,現在已逐漸被食品級香精取代。但即便基於製作上時間、成本的考量,而採取使用香精來給茶賦予香氣,也無法一次瞬間將花香薰入茶中,仍然需要花些時間將香精的氣味慢慢薰上去。當然市場上也有低價的量產商品,使用非食品級的濃縮香精製作次級品,通常這種產品使用的合成香精受熱高溫後會快速揮發,拿來沖泡會發現只有第一泡會很香,但第二泡回沖時基本上就沒有香味了。
食品級香精則是符合國家安全規定,符合食品安全趨勢,能食用且不會損害人體健康的香精,可以合法的用來製造薰香茶品,但無奈於當前消費者難以分辨,導致劣茶逐良茶的市場困境。至於量產茶品與傳統技法的窨花茶品質孰優孰劣?端看個人選擇,一分錢一分貨,只要物有所值,都是合格的商品。
註:「窨花」:窨讀音同「印」,是傳統中交疊花瓣與茶葉進行薰香的技術,目前大眾比較常聽到薰香茶的稱呼。

中、西式基礎

而常用的拼配技巧,有兩種理念基礎:
  1. 西式調香的功用   (舒緩、振奮)
  2. 中式五行的制衡   (相生、相剋)
加上世間萬物皆具備的四性或稱四氣(寒熱溫涼平)
*茶葉的精製加工步驟除了前段敘述的薰香,還有拼配、篩分、烘焙、儲藏等。其中以拼配Blending 為核心,將不同的茶款或茶與其他材料,以恰當比例混合使之融合,以創造品質穩定且風味獨特的商品。拚配茶大致上可分為兩類:
Scented tea薰花茶是將茶與香花依適當比例混合,使成品茶染上花香。
Flavored tea調味茶則是以茶葉為基底,摻入各式香料、果乾等增添風味。

Flavored tea、SPECIAL TEA 、Tisane調味茶

會簡單分成花草茶、花果茶、拼配茶的加料,指特殊效用、芳香特質植物,使用其根、莖、葉、花、皮等部位,單獨或綜合後沖出的飲品,可能真的有茶葉,也可能毫無茶葉在其中,而Flavored tea 是有茶的,Tisane就是沒茶的品項。薰香茶是選用較清香的茶體,像是綠茶;但這邊的調味茶會選擇比較重的茶體,像是紅茶,包容度比較高。
當創造新配方時,拼茶師、調香師等的茶專家們,必需考量茶的特色、密度、價位、香料的配比來選擇基茶;香料種類、價格、天然、仿天然等問題,創作出各品牌的專屬配方KNOW HOW。
基本原則,就是茶跟其他原料配方需適當,建議是不得超過三種元素合為一,若是超過五種元素可餐考中式五行食膳系統,調味品的滋味不得蓋過茶的原味,茶才是主體的骨幹,外觀也需要吸引目光,沖泡時候需要具又平衡感。因為花材類原料,需要足夠乾燥,也容易走味變質,難以長期存放,仍然需要真空裝的鋁箔、防潮濕的包材,也需要在包裝上具有明確的註明區分。
西式調香的香氣   (舒緩、振奮)
中式五行的色屬   (相生、相剋)
#五味 (辛、酸、鹹、苦、甘)
#五行 (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
#五色 (白、青、黑、紅、黃)
#五臟 (肺、肝、腎、心、脾)
#五效 (散、收、軟、堅、緩)
#四性 (温暖平涼寒)
茶葉的精製加工工藝,除了上方敘述的薰香,還有拼配、篩分、烘焙、存放。其中以拼配Blending 為基礎工藝,即是以兩種元素、物品組合而成,以一個固定比例做出商品,Scented tea薰花茶是「將茶葉與香花依適當比例混合之後,使茶葉吸收氣味,帶有花香。」而Flavored tea調味茶,以茶葉為基,再加入各式香料調味而成。

最出名的調味茶!伯爵茶

在調味茶的標竿,正是EARL GREY TEA 坊間稱為伯爵茶,是19世紀的英國首相格雷伯爵二氏。
將甘菊味加入長期航運的紅茶,能引發茶的活性,發源TWININGS、立頓,幾個大茶商當時都再努力湊合新品項的研發,將中國正山小種、錫蘭紅茶,配上果食酸苦皮厚的酸橙BERGAMOT的精油、果之,是很氏合組合品項的架橋劑,大量利用組合而成的調味茶,亦具有茶的豐厚度,還有高前香,因此很快就在歐洲上流市場紅到今日。

Herbal Tea花草茶

中文的花草茶、花果茶、調味茶,常讓人困惑,其實若能檢視一下英文如何描述這些「茶」,就能理出茶文化的脈絡。廣義談論的「茶」商品,指的是使用具特殊效用或帶有芳香植物的根、莖、葉、花、皮等部位,單獨或綜合後沖出的飲品,因此可能混入茶葉也可能不加。若以英文檢視,Flavored tea調味茶是以茶葉為基底搭配其他材料;Herbal Tea與Tisane皆翻譯為花草茶,但前者可能摻有茶葉也可能沒有,後者則絕對不含有茶葉。薰香茶與調味茶通常選用的基底茶不同,薰香、窨花茶的類型仰賴茶葉吸味特性,通常選用較清香、清爽的基底茶款,如綠茶;而調味茶是依照加入的添加物特性,改變複方的風味,通常選擇包容性較高的紅茶。
當代在創造新配方時,調茶師、調香師等專家們必須考量茶本身的特色、形狀、成本,甚至包含評估是否使用天然材料,或者挑選穩定性高的化工原料,及其他輔料的相容性組合,通盤考量後再選擇基茶以及輔料的種類。各大品牌通常會投入相當多的時間與精力成本,在開發獨家祕密配方上。
開發的基本原則是不要貪心,可別包山包海什麼都加一點。建議初學者不要選用超過三種元素,最多至五種元素已經達到極限。若成分多於五種類,可借助於醫食同源的五行與四性五味理論來組合,較容易達到明顯成功效果。最終的成品與其他材料的氣味,盡量不要蓋過原始茶的風味,因為製作的目標是「調味」茶,茶才是具有靈魂的主角。此外,外觀是否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也是重點之一,因此西式調味茶常加入各種顏色的水果乾,或是輔以花瓣點綴,從視覺上讓茶乾「看起來就很美味」。然而花材含水量較高,難以長期存放,且有可能會使茶酸敗、變質風險,因此包裝時須選用鋁箔真空袋與乾燥劑,且包裝上須註明成分與保質期。
薰香茶的經典之作是茉莉花茶,而調味茶最具代表性的配方則是大家很熟悉的Earl Grey(中文譯為伯爵茶)。相傳配方的發明者是19世紀初的英國首相格雷二氏伯爵(Charles Grey, 2nd Earl Grey),他以來自遙遠東方的正山小種與祁門紅茶為基底,配上錫蘭紅茶與西方世界認為具有高雅香氣的佛手柑、香櫞、枸櫞(citron)或香檸檬(bergamot)的精油,調和成茶體豐厚,前香高揚的獨特茶品。經由唐寧Twinings公司量產後大受市場歡迎,因此其他的茶業公司如立頓、泰特萊、法國瑪黑等競相仿效,使伯爵茶成為西方調味茶界的長青樹,流傳至今仍廣受喜愛。
延伸閱讀:

拼配TRY IT

  1. *想好目標用途:咖哩、入菜、煮湯、香料奶茶、熱紅酒、食膳…
  2. *安全牌:顏色接近的原料 ─ 通常性質較接近,組合起來成功率也較高
  3. *確定使用的植物部位,選擇一種作為主角,其他當輔助
  4. *若能參照中醫理論的四性(寒、熱、溫、涼)會更佳
  5. *品鑑時以香氣誘人、平衡、豐富乾淨為首選

拼配TRY IT

  • 想好目標用途:咖哩、入菜、煮湯、香料奶茶、熱紅酒、食膳…
  • 色澤接近優先
  • 植物部位
  • 一主幹,其他輔助
  • 理解:溫、暖、涼、寒的四性

 

{ 邀約、課程講座、撰文寫作 }

歡迎來信 : hanyi2016tea@gmail.com
文青不挑茶系列專題開跑囉,講師HAN-YI老師安排一系列專業領域茶葉體驗課程,從認識茶葉、選擇器具、沖泡方式、分析調整、職人技能等知識一應具全。
想了解更多可見,看更完整訊息:www.hanyitea.tw

招生109學年度 . 春季班 也開放旁聽報名

│中山│信義│松山│社區大學
│週二│週四│週五│晚間課程

點這看資訊
「韓奕.跟著茶包去旅行」世界茶包大賞品茶班 南港.中山.松山.信義社區大學開班 (202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