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密不需要洗茶的秘密:真相大白!
整理/ 荼公子 – Han-Yi 韓奕
更新時間:2024/08/13
引用請註明出處,請維護、尊重著作權,未經允許使用,女娼男盜,領不到薪水。
不需要洗茶的原因:了解真相
『唉!你沒洗茶葉。』
這是我最常看到Youtube別人愛管別人說的話。每次都想回應說…
- 你會洗咖啡嗎?
- 若覺得茶有灰塵,咖啡、可可粉有灰塵嗎?
- 你用茶包會洗嗎?
- 你有濾網、濾布過濾,還會洗嗎?
- 水能洗脂溶性的農藥嗎?
- 為什麼你會選擇購買食品、衛生有安全疑慮的商品?還要特別洗過,你才敢喝。
對於網上常見的洗茶的問題,其實是可以通過合理的解釋和說明來回應的。
首先,對於洗茶的認知,可能源自過去茶葉生產的衛生問題,但是,隨著現代食品安全的不斷提高,這種需要洗茶的想法已經不再必要。
其實,茶葉中的農藥殘留是沒有辦法完全通過洗茶來清除的。更重要的是,常見用於茶樹的脂溶性農藥是不溶於水,無法過洗茶步驟來清除,而系統性農藥更是不可能被洗茶所清除,因為它們是直接作用在植物葉片上。
因此,選擇衛生標準高、食安標準高、農藥殘留低的茶葉才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最佳選擇。而洗茶這種行為,其實沒有實際意義,只是一種傳統的想法。
總而言之,選擇品質好、安全的茶葉,才是確保飲用安全的最佳方法。不需要洗茶,因為這種行為並沒有實際意義。
科學的事實:農藥的劑量與安全性
當然,願意洗茶的做法是每個人的選擇,而沒有錯或對的。但是,當我們了解茶產業的技術發展與食安規範的提高時,我們可以更加放心的享受茶的風味。現在的茶產業已經有嚴格的衛生標準,並且生產過程都在無塵室內進行,不存在食安疑慮。此外,經過HACCP、ISO和SGS認證的茶葉可以更加放心地享用。
而對於洗茶洗農藥的考量,也請放心,因為大部分農藥都是脂溶性,幾乎都不會被水洗掉!所以在傳遞要「洗茶能洗農藥」的概念者,幾乎都是不懂農業科學之人的謠傳。
有些人仍然擔心部分茶葉中會含有農藥,哪怕一點點釋出,會影響茶的安全性。實際上,即使在茶葉中存在農藥,但在沖泡過程中劑量通常少到不行,需要大量攝入茶湯才有可能有中毒的風險。
根據茶業改良場的科學研究,要攝入到有害的農藥劑量,成人需要喝下80公升的茶,才有可能有問題出現,甚至可能提前水中毒,而不是茶湯中農藥的影響。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,因此喝茶的人不必擔心農藥釋出,所造成的影響,而且劑量不夠高也不會累積在身體中,都會被身體生物代謝掉。
因此,了解農藥劑量對喝茶安全性的影響是很重要的。即使茶葉中存在農藥,如果劑量適當,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。如果您仍然擔心農藥的影響,可以選擇購買有有機認證的茶葉、有公信力品牌與工廠,以保證您喝到的茶是安全的。
在飲用茶葉的時候,我們不必再因為過去的衛生疑慮而特別洗茶,更不必因為他人的刻板思維而被迫維持這個傳統。我們可以放心享受茶的風味,並且更加欣賞其中的精神價值。
但可能有人想問「溫潤泡」我認為目的不同,這個動作類似校正、醒茶,類似醒酒概念讓茶葉能在茶藝師控制下,最優秀的詮釋給品嚐者的技術。嚴格來說,我不認為洗茶跟溫潤泡,在沖泡操作技術上,是完全相同的事情。
新手必須注意的事
- 普洱、黑茶除外,請多洗幾次,且要使用高溫洗,可以當作殺菌消毒。
- 有陳年或儲存過的茶,可以洗,因為你不知道他放的環境。
- 怕灰塵你還可以用濾紙、濾網、法蘭絨濾布。
- 溫潤泡 =醒茶:但不一定等於洗茶。
- 台灣茶的食安品管、進口規範非常嚴格,高於世界多國要求。
- 洗茶若真有用,你也不是過一次水,不相信你洗菜只是水沖一下。
- 真的有農藥,就算洗到第七泡你還是有農藥釋出,只是量很少。
延伸閱讀:
邀約、課程講座、茶葉購買
● 工夫茶、茶道課程
● 1對1、1對2 茶學課程、企業演講
● 臺灣茶葉購買
歡迎來信 : hanyi2016tea@gmail.com
文青不挑茶系列專題開跑囉,講師HAN-YI老師安排一系列專業領域茶葉體驗課程,從認識茶葉、選擇器具、沖泡方式、分析調整、職人技能等知識一應具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