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書分享《泡壞了的茶湯》何健生的詩文茶書
撰文/ 荼公子 – Han-Yi 韓奕
更新時間:2020/06/14
引用請註明出處,請維護、尊重著作權,盜者必究。
有幸在庚子年夏日於串門子茶館,參加了茶產業大前輩何健生老師,何老的新書簽書會。

臺灣茶人 何健生
本書基本資料
- 書名:《泡壞了的茶湯-以詩之名書寫茶事》
- 作者:何健生
- 出版:三省書屋
- 發行:御林芯茶苑、大馬士國際實業有限公司
- 初版:二零二零年五月
- 頁數:392頁
- 定價:新台幣780元
- ISBN:978-986-92010-3-2
內容主要有:
-
走訪茶館的詩文紀錄
-
茶席、茶會觀察者的小故事
-
歷年雜誌、刊物的文摘

書本封面,特別選用四片幸運草圖當底
集80年載歲月的經驗,書名為《泡壞了的茶湯-以詩之名書寫茶事》記錄了各年代何老師發表的研究、走訪茶館的紀錄,遍佈兩岸三地相當精彩,把他在茶中品飲的人生滋味凝聚成詩句,讓晚輩後生有機會得窺一二。

中華茶聯協力舉辦的簽書會
何老師也分享了從過去到現在茶產業的變遷,在不同的時代中,對於茶的欣賞角度、茶的美學都在產生改變,現在也有年輕世代用新的方式傳承、寫下新的文化,我也期許接下來也能如何老持續在茶業界努力,繼承的同時開啟新的篇章。

系列茶詩,何老走訪各地的心得紀錄
所有章節概要如下:
- 重返茶會現場 (記錄過往經典茶會細節)
- 茶湯啟示錄 (茶是最好的老師透過茶學習)
- 與茶俱老 (人生與老茶)
- 泡茶比賽 (評審心中的尺)
- 燈光里的秘密
- 臺灣茶事 (走訪台灣茶室)
- 四海遊蹤 (走訪兩岸三地)
- 華人工夫茶與它們的原鄉夢
- 兩個男人的戰爭
- 雙杯自述
- 茶席的盡頭
- 下一站永康 (記錄台北永康街店家)
- 都是季節惹的禍 (談臺灣茶與未來)
- 為一款茶命名 (各種難忘好茶)
- 安撫一種情緒 (三芝生活錄)
延伸閱讀:

何健生老師書法手寫文稿
在書中自序提到,認為1980年代是台灣茶藝界最輝煌的時期,茶藝館林立,人人以喝茶、品茶認為自己是中華文化傳承者而感到自豪。同時那年代是茶人文化實驗、體驗之路的開端,茶藝當時從臺北的陸羽茶藝中心作為起點,引領起全民的品茶運動,而陸羽作為茶學知識的傳播中心,像四周幅射傳遞知識,茶學最終成為了生活中的通識。漸漸在民間開始有自發性的有茶藝教室,由資深茶人開始傳遞茶學,成為第一波的『去中心化』,而後這些老師的徒弟又變成更多的小中心,四處精進技術美學、茶席體驗增加了茶的魅力。在2020年社會累積巨大的茶學能量後,如今已經是第三、第四波了,筆者荼公子 韓奕也成為了另一個微中心,是個當代的茶葉詮釋者,以分眾教育的接棒人。
本場活動也承蒙這場主辦的串門子沈僥宜老闆親睞,盛情邀請我參與,也讓我有機會與茶界的眾多前輩有交流機會。

串門子簽書會海報
目前台灣茶產業承先啟後,在每一代研究者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,集結當時最新的資源,更釐清完整文化的脈絡,需要手把手薪火的傳遞,看來我雖然從一個茶葉地理學者角度出發,還得更努力成為馬拉松中的下一棒。

韓奕(左)、何健生(右) 於串門子茶館 2020.06.14

庚子夏月串門子 可人題字
讀後感,這本書紀錄了許多茶藝界最美好時光的趣事,就算過去沒有參與到這些一期一會,也可以透過詩文中故事,知道當時的情境與狀況,是本對於茶藝師、泡茶師有相當啟發性的書籍,能夠跟著何健生老師的回憶一同走訪巷弄之間,在每一席茶席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故事。
延伸閱讀:
邀約、課程講座、茶葉購買
● 社區大學招生
● 1對1、1對2 茶學課程
● 產業轉型輔導、茶葉行銷
歡迎來信 : hanyi2016tea@gmail.com
文青不挑茶系列專題開跑囉,講師HAN-YI老師安排一系列專業領域茶葉體驗課程,從認識茶葉、選擇器具、沖泡方式、分析調整、職人技能等知識一應具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