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頂黃芽

民國初年以生產黃芽為主,蒙頂黃芽就成為蒙頂茶的代表。採摘於春分時節,茶樹上有10%的芽頭鱗片展開,即可開園採摘。選圓肥單芽和一芽一葉初展的芽頭,經復雜製作工藝,使成茶芽條勻整,扁平挺直,色澤黃潤,金毫顯露;湯色黃中透碧,甜香鮮嫩,甘醇鮮爽。為黃茶之極品。美麗的四川蒙山不僅盛產綠茶名品蒙頂甘露,而且也是黃茶極品蒙頂黃芽的故鄉。蒙頂黃芽,以黃山牌註冊商標名世,因生產廠家註冊商標不同,故茶名有“山”與“頂”之別。

  • 美麗的四川蒙山不僅盛產綠茶名品蒙頂甘露,而且也是黃茶極品蒙頂黃芽的故鄉。
  • 蒙頂黃芽為中國十大名茶,至今還在保留悶黃工藝的頂級黃芽茶。
  • 50年代初期以生產黃芽為主,稱「蒙頂黃芽」,近來以甘露等為多,但蒙頂黃芽仍有生產,為黃茶類名優茶中之珍品。
  • 蒙頂茶自唐開始,直到明、清皆為貢品,為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貢茶之一。
  • 蒙山冬無嚴寒,夏無酷暑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茶園土層深厚,PH值4.5—5.6,適宜茶樹生長。所以人們說,蒙山上有天幕(雲霧)覆蓋,下有精氣(沃壤)滋養,是茶樹生長的好地方。
  • 蒙頂黃芽製造分殺青、初包、復炒、復包、三炒、堆積攤放、四炒、烘焙八道工序。由於芽葉特嫩,要求制工精細。
  • 君山銀針的採摘和製作都有嚴格要求,每年只能在「清明」前後七天到十 天採摘,採摘標準為春茶的首輪嫩芽。而且還規定:「雨天不採」、「風傷不採」、「開口不採」、「發紫不採」、「空心不採」、「彎曲不採」、「蟲傷不採」 等九不採。葉片的長短、寬窄、厚薄均是以毫米計算,一斤銀針茶,約需 十萬五千個茶芽。因此,就是採摘能手,一個人一天也只能採摘鮮茶200 克,製作這種茶,要經過殺青、攤晾、初烘、初包、再攤晾、複烘、復包、焙乾等八道工序,需78個小時方可製成。

殺青:用口徑50厘米左右的平鍋,鍋壁表面平滑光潔,採用電熱或乾柴供熱。當鍋溫升到100℃左右,均勻地塗上少量白蠟。待鍋溫達130℃時,蠟煙散失後即可開始開殺青。每鍋投入嫩芽120-150克,歷時4-5分鐘,當葉色轉暗,茶香顯露,芽葉含水率減少到55-60%,即可出鍋。 初包:包黃是形成蒙頂黃芽品質特點的關鍵工序。將殺青葉迅速用草紙包好,使初包葉溫保持在55℃左右,放置60-80分鐘,中間開包翻拌一次,促使黃變均勻。待葉溫下降到35℃左右,葉色呈微黃綠時,進行複鍋二炒。 復炒:鍋溫70-80℃,炒時要理直、壓扁芽葉,含水率下降到45%左右,即可出鍋。出鍋葉溫50-55℃,有利於復包變黃。 得包:得炒以後,為使葉色進一步黃變,形成黃色黃湯,可按初包方法,將50℃的的得炒葉進行包置,經50-60分鐘,葉色變為黃綠色,即可複鍋三炒。 三炒:操作方法與復炒相同,鍋溫70℃左右,炒到茶條基本定型,含水率30-35%時即可。 堆積攤放:目的是促時葉內水分均勻分布和多酚類化合物自動氧化,達到黃葉黃湯的要求。將三炒葉趁熱撒在細篾簸箕上,攤放厚度5-7厘米,蓋上草紙保溫,堆積24-36小時,即可四炒。 四炒:鍋溫60-70℃,以整理外形,散發水分和悶氣,增進香味。起鍋後如發現黃變程度不足,可繼續堆積,直到色變適度,即可烘焙。 烘焙:烘頂溫度保持40-50℃,慢烘細焙,以促進色香味的形成。烘至含水率5%左右,下烘攤放,包裝入庫。

 

延伸閱讀:

【入門者不可錯過】茶葉的108問 專業品茶師現身說法的百大 Q&A 彙整集

【茶品種資料庫】台茶幾號,你還有不知道的茶樹品種嗎?荼公子田野筆記


邀約、課程講座、茶葉購買

● 1對1、1對2課程
● 茶品種購買

歡迎來信 : hanyi2016tea@gmail.com
文青不挑茶系列專題開跑囉,講師HAN-YI老師安排一系列專業領域茶葉體驗課程,從認識茶葉、選擇器具、沖泡方式、分析調整、職人技能等知識一應具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