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「功夫茶」還是叫作「工夫茶」的茶的認同感『我喝手搖杯,也喝工夫茶。所以我是華人?』
撰文/ 荼公子 – Han-Yi 韓奕
更新時間:2022/03/30
引用請註明出處,請維護、尊重著作權,未經允許使用,女娼男盜,領不到薪水。
茶的認同感
『我喝工夫茶,所以我是華人。』
這是一句很奇妙的自我認同語言。再白話文一點:因為泡茶,而認同了中華文化。
工夫茶是一種儀式,照著做,似乎就接軌了什麼悠久的歷史淵源,所以先從『Gongfu Tea』這個字開始談,不過常常令人搞迷糊的「工夫茶、功夫茶」哪個是正確的用法之爭辯,如今已成了定局。就是誤用後就通用,且若沒人用就一起沒落。
其實在近二十年,也就是西元兩千年左右,這兩個詞用法曾經在茶人的圈子內吵吵鬧鬧過。脈絡是這樣的…讓我細細告訴你們,過去台灣茶藝文化蓬勃發展約在1970s世代,也就是耳熟能詳的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後,當時台灣地區氣憤為了表正自己才為正統中華,不斷的提倡文藝復興、找回傳統、中華繼承人的政策運作方針,而茶文化當然歷史悠久,就被拿來作文章視為高上名流、仕紳階級的享受,精緻文化也普及化成庶民生活,看得見當時滿街林立的傳統茶藝館,而不是如今的咖啡廳場景。
這一番喝茶傳承文化的運動,也提供了當時茶產業,由外銷轉向內需市場的契機,也從代工量產茶轉成精緻化的品茗用茶,延伸出現在的品茶文化、儀式,坊間稱作為茶道與茶藝。
會紛紛擾擾爭論誰是「功夫茶/工夫茶』也是因為根據歷史文獻,最早出現的是工序繁瑣的茶 ── 工夫茶,當時文人雅士找到的文化價值是唐山前人始祖們的大祕寶,自福建、廣東泛稱潮汕地區的泡茶方法,簡稱潮汕工夫茶的技術,或可以稱作文化實踐方式,仕紳大肆宣揚下這套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文化大祕寶,就被反複歌頌成就了茶人的茶道。
潮汕工夫茶使用的器具「茶室四寶、烹茶四寶」,即潮汕爐、玉書碨、孟臣罐、若深甌四樣 ,都是工夫茶最主要器具,幾乎缺一不可。
據《潮州茶經》所載,上推更古早的傳統工夫茶有二十多種器具,而最早文字記錄的茶聖陸羽《茶經》更高達二十四種,指標性的有沖罐、蓋甌、茶洗、茶盤、茶墊、水瓶、水鉢、水勺、龍缸、風爐、砂銚、羽扇、銅箸、茶罐、茶巾、竹箸、茶夾、茶桌、提籃…
『這麼偉大的中華傳承大祕寶,怎麼能丟失!』相信不少老茶藝師會這樣想,新舊世代的分野點,就出現在約莫西元2000年,也可以從下方搜尋引擎的趨勢看到,近這幾年大家對於功夫茶、工夫茶的敏感態度,因為商業泛用下看似很有功夫、技術的功夫茶搭配著英文『Gongfu Tea』,行銷時不免有跟中國功夫好也得混淆。漸漸人們就習慣稱呼,有技術功夫的功夫茶了。
走過黃金歲月的茶人仕紳,算一算如今也五十歲、六十歲以上了,正是產業檯面的名人茶師,過去致力推崇的精神地位哪能放棄?工夫茶三個字的價值,就是來自千年茶文化命脈般重要,少了它還是中華正統嗎?從數據上,很顯然現在年輕人不在乎了。
是否能代表中華,還重要嗎?
看到現在滿街的咖啡店,茶館幾乎消失滅絕,可以預見的茶文化已經不是當年的意氣風發了。被稱做咖啡人,都比茶人來得體面的思想過程,反映了台灣當代青年對於文化實踐上的取決,回到開頭的那句話誤用後就通用,且若沒人用就一起沒落。
當然不論工夫茶還是功夫茶,在世代上的交替誰贏誰輸,都已經被更新的一個世代給取代。好比現在看到一位60歲以上的長者,跟40歲好幾的青壯年吵架,結果青壯年打著功夫茶旗幟贏得了話語權,也在這二十年來完整沒落,通通被驅趕成一群稱作『茶道』的舊文化思想群體,相對取而代之的是下午茶、手搖飲文化。
認同是什麼樣的概念。或許,一些學習過人文社會科學的朋友,不陌生,能夠理解一個極專業的名詞,叫作「社會認同」(Social identity),一個屬於二十世紀末的理論,英國學者當時候提出,所謂的社會認同是為了區辨出自己是誰、群體是誰,從選擇的服飾到生活方式,都來自於自己的社會認同;當然,該喝杯怎麼樣的茶?也是出自於一種認同。
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國際食品展覽的現場,來自各國各地的飲品廠商雲集,偶爾會有切磋一番的交流情況,日本人打著抹茶說要喝濃濃稠稠的綿密泡泡、印度人分裝著一袋袋碎碎的紅茶包、英國人放滿五顏六色的花朵瓷壺杯、華人拿著紫砂壺在潮汕工夫泡一圈圈的關公巡城,比比都是茶葉的沖泡,每一個群體都想著呈現出不同的自己。
因為他們心中想著同一件事:「我們不一樣。」這就是一個認同上的問題了。
認同自己是誰,群體認同大家又是誰。不論是男是女的性別議題、是誰的子女的身分問題、還是白領與藍領的社會階層、以及該拜哪個神的宗教信仰,都是能藉由認同IDENTITY理論理解的範疇。身為茶產業從業人員,具備認同的概念即為重要,因為茶賦予的文化價值,注定遠遠大於茶的食材價值。當前最實際的案例便是創意產業的興起,傳統產業的隨著浪潮轉型中,無一不把文化作為價值強調,把工藝傳承、歷史淵源等作為故事行銷的主軸。認同感,成為了極重要的價值來源。
茶喝山頭氣,茶喝產地的習慣。許多人在喝茶的時候,除了說明茶的名稱,起手式解釋技巧還會提到工藝、品種、季節、產地的幾大特色,也因此多半在臺灣的茶產業者,對於茶商品取名時候,習慣使用「產地 + 工藝」的組合方式,表述茶的差異性,最經典莫過於阿里山烏龍茶、日月潭紅茶。喝產地的風氣,也儼然成為品味精品茶的現代行銷軸線,這套策略給予消費者有來到異鄉取得紀念品,還有區辨茶與茶彼此的差異基準。簡單的一杯茶,都會多面向的切入角度,每一個面向具有的個體意義,都宣示著茶自己的獨特價值。
一個主體,如何確認自己在時間、空間上中是存在的呢?要從每個人來說起,一個人要形成充足的自我認同(Self-Identity)必須透過許多途徑,若一個人對他、她,在自己所著落的時空脈絡中,越是有清楚的指認、認知,就越能回答「我是誰?」這樣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問題。
臺灣的茶自跨世代開始,逐漸缺乏認同感。所以,喝臺灣茶也會是一種文化認同嗎?答案當然是。現在台北的街頭,看到的景象,不是半世紀前林立的茶藝館,而是數以百計,幾公尺就一家的咖啡館。拿著星巴克會以仕紳、白領階層作為認同的識別象徵,或者說是看著大品牌就會比較潮的概念,大大增加「喝」的實踐意願,購買的商品也不只是咖啡、茶的飲品,而是酷酷的簡約設計杯子,以及那杯子背後隱含的文化價值符碼,構築了消費的文化。身為出生於九零世代後的筆者,發現身邊的同儕們(Peer Group) ,看到茶人泡著列為精緻文化的工夫茶時會想:「唉喔!好老喔,這是老人茶。」這樣的刻板印象若是持續深化,會造成新世代的味覺追求者,逐漸放棄屬於臺灣的在地文化。新世代的孩子,走在路上隨手攜帶著盡是咖啡、可樂、瓶裝飲料,就算手搖杯飲品也不見得是茶!只要有意識的人就會略略地發現,現在華人面臨文化認同感的危機。
延伸閱讀:中國茶師:咖啡文化不可能贏過中華茶文化,是你們台灣太沒有保留傳統!
危機來自與生活脫離的精緻文化。文化即為生活,這個概念被大多數人廣義接受,文化需要被傳承,需要文字記載、儀式的操演、被一群人所認同的共同記憶。以世界三大飲品而言,茶、酒、咖啡,雖各佔一席之地,不過歷史上西方世界「瘋迷」的茶,如今已漸成為文化的弱勢者,西方文化霸權的不對等輸入,已將「咖啡的快時尚」塑造成被普世價值中接受的一種生活方式 (Life style),咖啡的文化傾銷華人圈,而中華的茶文化怎麼無法再次傾銷西方呢?絕對不是一句:沖泡比較麻煩、入手難易度高的藉口。當學習過咖啡、茶葉的研究者,都會知道一杯咖啡需要的器具、清洗、準備絕對比起茶葉來的繁瑣的多。
咖啡與茶,都有分為精緻跟庶民文化的呈現方式。以目前普及的咖啡來說,容易人手一杯取得到的是連鎖店、便利店中的咖啡,以及濃縮膠囊的簡易咖啡,需要咖啡機、磨豆機、烘焙保存咖啡豆,皆是屬於一般消費者自己無法獨立操作的咖啡文化,重點只在喝而已;對應於茶產業就是手搖飲料杯,一人一杯的珍珠奶茶肯定不陌生,需要店家中有製冰機、調配設備、沖泡技術,仍然是無法讓一般消費者自己完成的工作,也是只有重點放在喝。看似不分軒輊,不過有著眾多獨立的咖啡館,使用虹吸壺、手沖壺來製作精品咖啡,而當作接軌的連鎖店有效的連接上精緻單品文化,咖啡文化的傳遞因此完整了;反觀茶產業呢?茶調飲業者,從大桶裝的基底茶,添加多元物品調配成珍珠奶茶、水果茶、漸層飲品等,靠著吸住眼球的調和物,使茶成為了配角,因此想更加深入調配技術,也只會成就一名好的調酒師,而難以接軌工夫茶的精緻文化。
延伸閱讀:Syphon 虹吸壺煮茶是一門絕學,升溫中的上壺環境,更適合花草茶
永續的茶文化,需從每日的日常實踐作起。動手泡茶,看似很簡單很生活的事情,其實一點都不簡單,也不單純,自己實作起泡茶的行為,是接軌著屬於自己華人的文化。臺灣茶,屬於臺灣這塊土的文化符碼,要將文化傳承、延續的話必然盡入那文化的脈絡。學習者、習茶人需要定下心,細心的觀察判斷,體會茶的特性,理解沖泡的原理,再品味茶湯的風味,並養成欣賞的習慣。藉此,才有機會再現世代取得茶文化的認同,認同我們的文化,認同臺灣茶。
茶文化不會消失,只是需要我們一起共同的經驗,不論是以什麼方式留存下來。
邀約、講座、茶道體驗
歡迎來信 : hanyi2016tea@gmail.com
文青不挑茶系列專題開跑囉,講師HAN-YI老師安排一系列專業領域茶葉體驗課程,從認識茶葉、選擇器具、沖泡方式、分析調整、職人技能等知識一應具全。
延伸閱讀:
- 【入門者不可錯過】茶葉的108問
- 烘焙的藝術!茶葉、咖啡都有「烘焙」
- 烏龍茶沖泡小秘訣
- 茶香風味輪!跟咖啡、紅酒大不同
- 茶有茶道,而咖啡有「咖啡道」嗎?
- 香氣世界博覽會:茶、酒、咖啡、調香圈中怎麼描述香味?
一同加入LINE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