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會想要讓你的孩子學茶藝、茶課程嗎?我推薦的路徑是…

撰文/ 荼公子 – Han-Yi 韓奕
更新時間:2022/08/26
引用請註明出處,請維護、尊重著作權,未經允許使用,女娼男盜,三個月領不到薪水。


向下紮根

很多人想讓孩子多項技能,不外乎從小學個樂器、體育、科學,不過傳統文化的茶藝會不會成為現代家長的考慮選擇呢?是為了升學,還是滿足自己家長的虛榮心,也有人說茶藝可以讓小孩變得更有定力…

基於興趣就在網路上開了與談,邀請茶產業、教育界兩圈子的專業人士,以各自觀點來討論小朋友教育跟才藝選擇時,茶藝會不會是一種值得考慮的課程技能?甚至海外的文化傳遞者,也透過小茶人的領導教育,試圖讓外國小朋友體驗並學習華人文化。


PODCAST 聽我們講

完整付費享有畫面 訂閱可以解鎖影片

加入訂閱我們 YOUTUBE 黃金會員

解鎖線上課程影片檔

(會員等級享有全課程收看權利)


現代家長・茶藝・孩子

👉Q1, 我讓孩子學茶藝的原因是?給孩子學茶背後有沒什麼意義與目的

  • 茶產業的相關經營者的意見
  • 教育產業專家的建議
  • 中華文化傳承人員的想法
  • 一般1990後的未來家長期待

茶產業怎麼想?

  1. 經營茶產業的人,會願意嘗試給孩子接觸茶藝,若是孩子無論喜歡、不喜歡,都是值得的一種測試,經驗上也能讓小孩比較安定。
  2. 在種茶的家庭,會考慮讓小孩從玩溫水,可以把茶具當作一種家家酒的遊戲。漸漸得培養出喝茶的感覺,某一日孩子就會對你說她想要喝茶茶。跟著學習模仿大人作過什麼,孩子自己動手做出一杯茶,感覺孩子會有無比的成就感。
  3. 比起茶道跟茶藝,會更想讓小孩學習茶的由來,包括種植、生產、製程,可以讓孩子知道茶從何而來跟自然接觸,體會了解至今世界為何這麼喜歡茶的初衷,從源頭的了解才能在文與史中跟世界接軌。
  4. 普遍若家庭中裡面有泡茶習慣,讓小朋友學習起來的初始門檻低,屬於很方便的才藝選擇。孩子學習過程,可以提高味覺的敏感度,可以從小開始學習品味跟欣賞美感。可以見到有一種小朋友泡茶的拙趣,且孩子成長慢慢進步的有益身心幫助。

教育界怎麼看?

  1. 冥想訓練是一種很有用的訓練,盡量讓小朋友學習時候步驟細小化,跟著步驟學習,動作輕一點慢一點,能有效給小朋友步驟分解時候互動,有不同的學習方法視覺、觸覺、聽覺方式等讓孩子發覺自己擅長的天賦。
  2. 可以搜尋🔍『我能感』是孩子能自己知道自己能做到的感覺,只有我願意做就有能力做到。
  3. 可以多幫小朋友準備彩色筆跟撿刀,茶跟點心是很棒的活動,讓小朋友跟貼近這個文化。能創造使命感,讓小朋友想要把責任做好,而到茶席上能夠有把責任與待人接物的互動維持好。近年開始,把茶道作為教外國人中文的很重要的方法。
  4. 從小孩子去嚐,去喝才能,但目前茶藝流派可能不太適合小朋友操作,但讓小孩去學茶的科學、技術、社會運作的方法。對於茶席佈置,色彩配色,空間配置的能力,可能會從茶藝入手。

泡茶得動作會有靜與巧 (轉自 Anastasiia Krutota)

中華文化價值的延伸?

  1. 學茶藝不見得只有茶而已。從文人四藝中,中華文化傳承的一種方向。而泡茶是比較容易的進入敲門磚。
  2. 讓小朋友學茶藝,給外國小朋友可以給小朋友開啟五官五感,從宋代四藝能有效的表現,普遍能讓小孩子感受到靜心的自覺力,可以從小孩子學習帶動到親子互動,延伸到中華文化的熱愛,或是從樂器上讓孩子學習中文。
  3. 吸引人進來喝茶,從小孩的視角去認識世界,從帶小孩學習生活探索,帶給大人本人自身不一樣的心情與體驗。
  4. 中華文化的底蘊,使用茶跟西方人分享茶時候,能夠對中華文化的認同。情緒管理的教案中,能夠透過茶會訓練中,讓自己更能分享跟人際互動。

Tea ceremony 儀式、藝術或是精神 (轉自 Anastasiia Krutota)

👉Q2, 你認為的「茶藝與茶道」的差別?

  1. 茶藝比較接近中華文化,在茶道一詞比較接近日本文化,在台灣茶藝上展現有雙杯泡的樣貌
  2. 認為可分成技、藝、道,三部分,都有相同技藝,不過每個人的成品不同,而有技術基礎上,才能有自我風格才有。
  3. 茶道能像修行,而茶藝是種培養的審美能力,通過茶藝能達到修行的境界。
  4. 台灣常常把茶當作生活的藝術,呈現茶湯藝術的美,自然接觸大眾的文化。而日本茶道類似匠人精神的規矩才為茶道,或韓國把禮儀當作主題反而是茶禮。茶道更是精神象徵上的規範。
  5. 茶藝跟茶道中,有技藝道的境界不同,茶人有不同境界:匠人、藝術家自行風格。而茶道是比較高深的境界了,有生命的見解,跟茶的心境想。
  6. 中華文化上道與藝是一體,是種文人藝術。
  7. 現在的茶藝跟茶湯滋味之美的體驗相關,屬於1970至今工夫茶文化的延伸。

繪本可能是孩子教育的方法


2022年度,受邀到了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來跟學生講解茶史與茶葉文學解析、六大茶系。從以前身為研究者的角度,再轉變到演講者。需要準備的事與看待的角度總是轉變了不少,但唯一沒變的是,對茶產業的熱忱吧。能將茶文化,再向年輕的新血傳播,著實是一種讓人興奮的事情,也期待能給他們對於茶文化有更深的瞭解,也能因為這個契機,未來能在這個產業中成為我們的夥伴。

茶文化不會消失,只是需要我們一起共同的經驗,不論是以什麼方式留存下來。我相信所有追蹤與關注我的朋友,對於茶也都有自己最深刻的回憶。如果願意分享,或是加入我們宣傳茶文化的行列都可以在下面留言,每個人的力量都是讓這個產業變得更好的動力。


延伸閱讀:


邀約、課程講座、茶葉購買

● 世界茶業講座邀約
● 1對1、1對2 茶學課程
● 世界茶包線上課程報名

歡迎來信 : hanyi2016tea@gmail.com
文青不挑茶系列專題開跑囉,講師HAN-YI老師安排一系列專業領域茶葉體驗課程,從認識茶葉、選擇器具、沖泡方式、分析調整、職人技能等知識一應具全。



一同加入
LINE茶研究